机械-食品工业及包装技术(上)
1、中国食品工业背景 1、近10年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的变化 1)动物性食品(肉、水产品、奶、蛋)消费量增长,食品结构更公道、更富营养价值。 2)酒、饮料、烟、干鲜水果消费支出明显增加。 3)快餐业与甜食店,方便食品和微波食品大量增加。寻求食品口味的多样化和方便性(如净菜、半成品、速冻食品、方便食品、消闲小食品等)。居民在外就餐越业越多。 4)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, 崇尚“绿色”商品和“与环境友好”包装。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,谢绝人工色素与防腐剂;接受低脂肪和低热量食品饮料。2、食品加工业已成为中国第1大产业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,近10年来,食品工业的年均发展增长速度为10.2%。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完成销售收入为7830亿元,已成为国内第1大产业。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,中国“恩格尔系数”逐渐降落(2000年为52%,预计到2020年降到45.5%),食品消费结构显著改进,食品消费量呈上升趋势。如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998元,相比1985年增长41.3%(扣除物价因素,实际增长27.3%),年均增长5%。粮食消费量明显降落,主食品种多样化成品化。 3、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现状与回顾 我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制造业在上1世纪的90年代实现高速增长,产值年均增长率约为24%,在全部机械行业中占第12位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的食品与包装企业现共有4000多家,其中食品机械企业占1900多家,产值135亿。食品与包装机械行业中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约有50多家。 但是国内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存在以下问题: 1)高新技术产品少,技术水平低,与国外同类技术产品相比,整体水平落后20年。 2)企业基础薄弱,企业管理不严拆迁款多久能发放,设计、工艺、装备、测试等技术手段较落后,导致产品与配件质量不稳定,可靠性差。 3)技术气力薄弱,研究发展资金投入少,新产品开发周期长,科研成果转化利用慢。 4)1般水平和普通规格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,全国低水平重复产品多,供过于求。 2、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潜力与趋势 1、食品工业的发展潜力 虽然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国家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到第1位,但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。我国食品工业在加工范围、加工深度、加工结构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。 (1)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 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是1个国家、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。发达国家为2⑶∶1,我国台湾也到达1.3∶1,而中国内地为0.3-0.4∶1。(2)城镇居民所消费的食品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 我国城镇居民所消费的食品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只有35%左右。经济发达国家食品资源几近全部要加工才能进入市场,如美国农产品的加工比率达90%以上,西欧也达88%。 (3)食品资源的加工利用率和增值率 经济发达国家由于食品资源的可加工层次多、利用率高,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可达农产品原料价格的3倍,而我国目前只有1.6倍。 由此,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可归为: ①扩大食品加工层次、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增加食品工业附加值,以适应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向多元化、营养化、方便性的发展趋势。 ②促进各地区根据本身资源条件发展有特点有优势的食品加工业,使其结构与范围更趋公道,实现各地差异化和专业协作化。 ③突破传统的食品资源,加强各种新的食品资源强拆应该怎样赔偿,食品品种的开发利用,如蛋白质,野生植物、动物性食品、粮油新资源,海洋生物活性物质、海洋动植物。(未完待续)